白蠟同一樹種,由于起源和環境條件不同,開始結實的年齡也不一樣。萌生林以及用營養繁殖苗營造的人工林比實生林開花結實要早,例如栓皮櫟實生人工林7—9年開始結實,萌生人工林5年即可開始結實。生長在環境條件好的比生長在環境條件差的母樹開花結實早,如孤立木光照條件充足,營養面積大,開始結實的時間比林木早。在山區陽坡比陰坡結實早。土壤養分、水分條件好的地方結實比條件差的地方結實早。
需要指出的是,有些極端特殊的情況也會使林木過早結實。例如:生長在特別干旱瘠薄的土地上的母樹或遭到火燒,機械損傷,病蟲危害的母樹會提早結實。這不是正常現象,所結的種子,質量也差。所以,在經營的母樹林內應該設法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,也不要在這樣的樹上采種。
掌握了林木開始結實年齡的變化規律后,就可以通過改善母樹林的環境條件,如光照、土壤條件,來達到早結實的目的。
二、
白蠟樹木結實的大小年和間隔期
從理論上講,
白蠟樹木開始結實后,它的結實量應該是逐年增加的,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結實量就應穩定在一定水平上,保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,結實量才開始下降。但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,
白蠟樹木進入結實期以后,因受各種因子的影響,每年結實量多少差異很大,有的年份結實量多,有的年份結實量中等,有的年份結實量很小,甚至不結實。我們把結實量多的年份叫豐年或大年,結實量中等的年份叫平年,結實量小或不結實的年份叫欠年或小年。把
白蠟樹木結實豐年,欠年交替出現的現象叫林木結實的周期性。相鄰兩個豐年之間的間隔年數叫間隔期。如核桃、板栗結實都有大小年現象。
白蠟樹木結實間隔期的長短因樹種及
白蠟樹木的生活環境條件不同而不同。在華北、遼寧地區,臭椿、楊樹、柳樹、榆樹、桑樹、槐樹間隔期為。一1年;山西、吉林地區的落葉松間隔期為3—5年;華北地區的胡枝子、紫穗槐等樹種間隔期為零,即年年結實。 !
白蠟樹木結實周期性產生的原因,一般認為主要是營養不足造成的,其次與環境條件有關。已經開始結實的
白蠟樹木,每年結實量的大小首先取決于開花的多少,花開多少又取決于上一年花芽形成的多少。花芽形成的多少受營養狀況的控制。營養狀況好,形成的花芽就多,否則,形成的花芽就少。在豐年,光合作用的產物大部分被果實的發育所消耗,這樣就造成了花芽分化期營養不足,花芽分化晚,不能形成足夠數量的花芽。即使形成了花芽,也會因營養不足,發育得不充分,使來年不能受粉結實造成欠年。另外,在大量結實的年份,不僅消耗當年合成的營養物質,還會消耗
白蠟樹木體內以前貯藏積累的營養物質。結實越多,積累的營養物質被消耗的也就越多。這樣,母樹補充被消耗的營養物質的時間也就越長。因而導致
白蠟樹木結實的間隔期也就越長。 ·導致形成
白蠟樹木結實周期性的第二個因素是
白蠟樹木生活的環境條件。環境條件包括的內容很多。如氣候條件(光、熱、水、風)好,土壤肥沃,結實就多,間隔期也短。環境因子影響
白蠟樹木結實周期性的實質,還是通過影響
白蠟樹木的營養狀況來影響
白蠟樹木結實周期性的。另外一些災害因素也會使
白蠟樹木結實產生間隔期。如大風、霜凍、冰雹、病蟲害等。
. 從上述的原因看出,
白蠟樹木結實周期性并不是
白蠟樹木的本性,也不是規律,起主導作用的是
白蠟樹木體內的營養狀況。為了消除或縮短間隔期使
白蠟樹木結實連年豐產,就要為母樹林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,加強撫育管理,改善母樹的營養狀況。
推薦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