造成白蠟大樹移植困難的原因不外乎內因和外因兩方面。內因包括根系吸收能力差,枝葉蒸騰量大,細胞再生能力弱;外因包括土壤、水分、溫度、光照等環境因子,以及不科學的栽植。
1. 根系吸收能力差
樹木吸收根范圍多位于樹冠外圍和深層,而移植樹木的土球僅為樹木胸徑的10倍左右,土球內以主根和側根為主,木栓化嚴重,吸收根較少,容易造成移植后失水死亡。
2. 枝葉蒸騰量大
白蠟大樹樹冠大,枝葉繁茂,蒸騰作用旺盛,移植后如不進行合理修剪,會因為水分散失過多而導致枝葉枯萎死亡。
3. 細胞再生能力弱
樹木移植過程中根系受到損傷,恢復慢,新根、新枝再生能力弱。移栽的
白蠟大樹由于根系傷害嚴重,地上部分也經過強度修剪,往往要經過多年才能恢復到移植前的生長水平,短期內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。
4. 土壤、水肥差
白蠟大樹經過多年的生長,往往會出現土壤板結、透氣性差甚至營養缺乏等問題。大多數植物喜歡疏松的土壤,土壤越緊實,根系越難穿透。一般來說,當土壤容重達到1.5g/cm
3 時,根系就難以穿過,1.6~1.7g/cm
3 已是
根系穿透的臨界點。在緊實的土壤中,根系生長和伸長速度減慢,微生物也減少,影響一些種類菌根的生長。
植物根系 的 生 長 需 要 良 好 的 通 氣 條 件。當 土 壤 中 氧 氣 的 含 量 下 降 到10%時,大多數植物根系的正常機能開始下降;下降至2%時,只能維持生存;當氧氣嚴重短缺時,根系會進行厭氧呼吸,生成乳酸等物質,最終導致根系停止生長,進而影響植株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,造成整個植株的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。密實的土壤往往透氣性差,造成根系不能正常生長。
根系對土壤濕度的要求也較高,當土壤含水量為最大持水量的20%時,適宜根系的生長;低于10%時,會促進根系木栓化和自疏,加劇根系的衰老死亡;超過60%時,土壤中氧氣含量不足,抑制根系的呼吸作用,造成根系停止生長和死亡腐爛。輕度的水分脅迫會誘導根系向下扎,下層的根量會有所增加,而水分嚴重虧缺,根系則會生長不良,這就是澆水要掌握 “見干見濕”的原因。
根系還具有趨肥性,土壤中充足的營養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和發育,如果營養缺乏會影響植株的生長發育過程。
推薦新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