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蠟綠地的土壤改良包括:深翻熟化、客土栽植、土壤質地改良、pH值的調節和鹽堿地的改良、應用土壤改良劑等。
深翻熟化
深翻結合施肥,特別是施有機肥,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,促使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,增加孔隙度。因此,深翻后土壤的含水量和通氣狀況會大大改善。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和通氣狀況好轉,使土壤微生物活動加強,加速土壤熟化,使難溶性營養物質轉化為可溶性養分,相應地提高了土壤的肥力。
.深翻適應的范圍
在荒山荒地、低濕地、建筑的周圍、土壤的下層有不透水層的地方、人流的踐踏和機械壓實過的地段等栽植樹木,特別是栽植深根性的喬木時,定植前都應深翻土壤,給根系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,促使根系往縱深發展。對重點布置區或重點樹種也應該適時適量深耕,以保證樹木隨著年齡的增長,對水、肥、氣、熱的需要。過去曾認為深翻傷根多,對樹木生長不利。實踐證明,合理的深翻,雖然傷斷了一些根系,但由于根系受到刺激后會發生大量的新根,因而提高了吸收能力,促使樹木健壯的生長。
.深翻的時間
深翻一般在秋末冬初進行為佳。因為此時地上部分生長基本停止或趨于緩慢,同化產物消耗少,并已經開始回流積累;這時又正值根系秋季生長高峰,傷口容易愈合,并發出部分新根,吸收能力提高,吸收與合成的營養物質在樹體內進行積累,有利于樹木翌年的生長發育。同時秋翻后經過漫長的冬季,有利于土壤風化和積雪保墑。如果由于某種原因,秋季沒有進行深翻,也可以在早春進行,最好在土壤一解凍就及早實施。此時地上部分尚屬于休眠狀態,根系剛開始活動,生長較為緩慢,但除某些樹種外,傷根后也較易愈合再生新根。但是早春時間短,氣溫上升得快,傷根后根系還未來得及很好地恢復,地上部分已經開始生長,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養分,往往又因為根系供應的水分和養分不能滿足地上部分生長的需要,造成根冠水分代謝不平衡,致使樹木生長不良。加之,早春工作繁多,勞力緊張,會受其他工作沖擊,影響此項工作的進行。
.深翻的深度
翻的深度與地區、土質、樹種、砧木等有關。黏重土壤要翻得較深;沙質土壤可適當淺翻,地下水位高時也宜淺翻;下層為半風化巖石時則宜加深,以增加土層厚度;深層為礫石或沙礫時也應翻得深些,并撿出礫石,增加好土,以免水流失。地下水位低、土層厚,栽植深根性樹木時則宜深翻,反之則淺。下層有不透水層或為黃淤土、白干土、膠泥板及建筑地基等殘存物時深翻深度則以打破此層為宜,以利滲水。可見,深翻的深度要因地、因樹而異,在一定范圍內,翻得越深效果越好,一般為60~100cm,最好距根系主要分布層稍深、稍遠一些,以促進根系向縱深及周邊生長,擴大吸收面積,提高根系的抗逆性。
.深翻保持的年限
深翻的作用可以保持數年,不需要年年都進行。深翻效果持續年限的長短與土壤質地有關,一般黏土地、澇洼地翻后易恢復緊實,保持年限較短;疏松的沙壤土保持年限長。據報道,地下水位低、排水良好,翻后第二年即可顯示出深翻的效果,多年后效果尚較明顯;排水不良的土壤保持深翻效果的年限較短。
深翻應結合施肥、灌溉同時進行。深翻回填土時,必須按土層狀況加以處理,通常維持原來的層次不變,就地翻松后摻入有機肥,將心土放在下部,將表土放在最上面。有時為了促使心土迅速熟化,也可以將較肥沃的表土放置溝底,將心土放在最上面,但應根據綠化種植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,以免引起不良副作用。
推薦新聞: